第三百九十四章 花开两朵-《红楼之庶子风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江南省,常州府,江阴县。
    卧龙乡。
    竹林片片,松樟成林。
    乡间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水道纵横有序。
   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
    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
    村头乡塾内,垂髫蒙童诵经背卷。
    村内老树下,有黄发耋耄谈古说今。
    一片宁静详和,好似桃花源中。
    这里是江南之地的一个乡间,但又与寻常江南乡间不同。
    因为卧龙乡人,人人皆着儒衫,戴方巾。
    江阴县、常州府乃至整个江南,都知道卧龙乡间有贤德。
    此贤德,便是江南十三家之秦家。
    秦家少高官,官职最高者,亦不过一大宗伯,即礼部尚书。
    并无入阁之宰。
    但秦家多学政!
    秦家佼佼者,可为提学一省之大宗师。
    秦家平庸者,亦是可提学府县之宗师。
    大乾十八省,九十三州,一百四十府,一千一百三十八县,秦家人做过学政者,不足十一。
    但其搭建起的人脉脉络,却遍布大乾朝野上下。
    受过秦家人指点恩惠之士子,车载斗量!
    号称以德化教天下的秦家人无强权,无巨富,却以此人脉势力,成为江南十三家之一。
    纵是整个大乾的各大家族排行,秦家也不会掉下三十之数。
    然而这样一个庞然大家的核心,便是在这片静谧的卧龙乡内。
    秦家家主秦浩,字德璋,原官居礼部侍郎之位。
    早在四年前因极力反对新法不得,而致仕还乡。
    自此在江南之地,名望不降反涨,愈发尊隆。
    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
    相貌清隽,举止言行皆遵古礼。
    将秦家的人脉势力,勾连的愈发强大。
    时人敬之为“卧龙先生”……
    然而这一刻,卧龙先生秦德璋,却没有丝毫德高望重之大儒的表现。
    他目眦欲裂简直浑身戾气的看着秦家半月堂上跪着的儿子,用后世的话来形容,他此刻恨不得当初将这个逆子射到墙上活活晒死!
    “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个比畜生还蠢的下作东西?”
    秦浩气的发抖,若非怒到极致,反而浑身无力,他必要行家法,将这个逆子生生杖毙!
    秦浩发妻吴氏见爱子脸上好大一个巴掌印,唬的瑟瑟发抖的跪在那里,女儿则面色哀戚的跪在一旁,女婿也面无表情……
    她忍不住劝道:“老爷,要打要骂随意,仔细气坏了身子,先去歇歇吧……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