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- 历史军事 - 大明求生记在线阅读 - 第一百四十八章 搂钱搞福利

第一百四十八章 搂钱搞福利

        也别看章子俊的奸商模式是如何赚钱,首先这些沿街商铺全是砖瓦结构,框架采用传统的木制,别的地方大量使用“水泥”混泥土,还定出了一个所谓的标准,让判官盛弥监督,城内街道“水镜路”厚度六寸,街道小弄厚度为三寸,房屋地面厚度为一至二寸,底下一律碎石压实。房屋柱子不小于十八寸围长,房梁最小十五寸围长,二层地板厚度为一寸半……        ,后然章子俊干脆取消了房柱,直接把房梁架在隔墙上完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“砖瓦”房,还是二层楼面的,虽然没有什么精细度可言,不能跟那些大户人家的精舍相比,可是跟目前普遍的房屋却很是不同,章子俊跟盛弥说道:“我们的“砖瓦房”虽然没有雕梁画栋,却是非常实用,关键是造价低,对比目前传统的夯土墙、茅草顶不知要好上百倍,咱们不说房子,就说房子里面的地面上,全是“水镜面”,从房内到外面的道路,“水镜地”融合在一起,再看看房屋内外,全是水泥墙面,外唰石灰水后,不怕雨水,看起来简洁大方,这白墙黑瓦间,好一派山水风光,就这样的房子,本府不卖九百九十九两纹银,也不是三百九十九两,更不是一百九十九两,只要九十九两,盛大人你说贵吗?九十九两就能拥有一间一上一下带一个后花园,内有排水暗沟的房子,出门就是西二门,全部“水镜路”面到城门外,往东就是庐城的安澜书院,可以这样说,在这里买房,还是难得的学区房,不要说不到百两纹银了,就算是再加个二十两,往后的升值空间巨大啊,还能传给子孙,子子孙孙传下去的砖瓦房,还有人说太贵了,本府想要问问,贵在那里,分明是自己买不起,眼红嫉妒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若按城中其它地方的房价来说,像这样的二层砖瓦结构铺面房,大致也在百两左右,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明朝营造法,全用木制框架,一个是章子俊采用水泥墙营造,现在除了房梁和地板是木制的,别的全是空心煤渣砖墙结构,在底层铺于少许红砖砌成,在结构上又相对简单,没有古法的梁架结构的构架形式,在古代最常见的是抬梁式、穿斗式、抬梁穿斗结合式。除此之外,还有两种木构架形式,即干栏式和井干式。

        干栏式构架是先用柱子在底层做一高台,台上放梁、铺板,再于其上建房子。这种结构的房子高出地面,可以避免地面湿气的侵入。

        井干式构架其结构是用原木嵌接成框状,层层叠垒,形成墙壁,上面的屋顶也是用原木做成。这种结构较为简单,建造容易,不过也极为简陋,而且耗费木材,因其形式与古代的水井的护墙与栏杆形式相同而得名。

        抬梁式构架,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。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,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,梁逐层缩短,层间垫短柱或木块,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,形成三角形屋架。相邻屋架间,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,檩间架椽,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。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、檩、梁、柱传到基础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章子俊全部简单化,把梁全部架在两边的墙上,这些墙成伞状,最后形成斜面完事,谓其名“承重墙”,全部有水泥浆砌成,外面粉刷,在古人看来这些墙果然坚硬如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做节省了大量的木材,原因不是木头贵,在明朝这种圆木只要有办法运输,到处是原始林,在巢河两边要多少就有多少,可是砍伐是要人力的,而运输又需要人力,缺乏工具加上交通落后,把一根圆木运到庐州城千难万难。为了减少木头的使用量,就采用了五百年后搭“猪圈”的营造法,而且运来的木头还是重量很轻的杉树木、松木为主。用章子俊的话说,此种木头挺直且轻,重要是加工成梁后不容易腐烂,韧性好,,木质疏松,加工容易,相比别的木头太重运输困难,往往需要几十人抬一根,在没有起重设备的古代,造一坐房动用的人力可不是平常百姓能承受的。而章子俊这样的做法,全是化整为零了,一根杉木的房梁四个人两头一抬就成,小一点的一个人扛着就跑,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当然还有造价及银子啊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这样的房屋建造很简便,造价低廉,却不讨明人喜欢,按盛弥的说法道:“府尹大人啊,此种房还能在外观上稍作改动,就会更好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子俊问道:“老大人有什么话直说,本府求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盛弥说道:“营造房屋时有句老话,“日不晒根,口不吞阳”,而大人的这种建法,虽然简单,却是犯了大忌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子俊一摸头,原来如此,说道:“哎呀呀,要不是老大人提醒,本府错的离谱,马上改之…        …       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要避免“日不晒根,口不吞阳”之说法,很好办,只要把原本二楼的房梁向外延升出来,在房子正面起一个三尺房檐不就把日不晒根给解决了吗?而这在二楼,还多出一个三尺阳台,这样一来虽然木料多了一点,造价也提高了一些,却美观了不少,还有关于口不吞阳把窗户做小一点,抬高一点就成,原本自己关于屋内通风、采光的追求,在明朝的观念里成了“风水”要避之的说法也是很无奈,最无奈的是,门也不能做的很大,得低且矮为好。很多在古人看来十分有哲理和有用的俗语,在章子俊看来都是一种伪科学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“日不晒根”,首先俗语中的“日”指的是太阳,“晒”意为照射,而“根”则是指墙根,逐字将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太阳不能晒到墙根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对章子俊来说,这句话颇有一种无稽之谈的意味,玛德,墙根做错了什么,凭什么不能晒太阳?但对于很多古代人来说,却是依据建造房屋的治理名言,毕竟不懂科学的古人在建造房屋方面还是非常讲究风水的。在他们的认知里,室内墙根这一块昏暗的地方藏着全家人的运势,要是一不小心破坏了里面的气运平衡,那么全家人都会倒大霉,甚至影响到子孙后代。太阳本就是至阳之物,所散发出的阳光也带有阳刚之气,如此霸道的阳光若是照射到室内的墙根,便有可能破坏墙根底下的运势,这便是所谓的“日不晒根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章子俊看来只要将房子里的遮光帘一拉,别说墙角照不见阳光,整个房间都照不进阳光。不过古人没有窗帘一说,花那么多的布做个窗帘遮阳,代价实在是太高了,家人身穿的衣服全是补丁,用来做窗帘首先想到的就是败家啊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这种解释以外还有一种说法,北方部分地区人民认为“日不晒根”,指的是房屋上檩条或者大梁时木材的根部不能朝向东方和南方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这样有悖于万事万物的生长规律,毕竟木材在成为木材之前是大树,大树扎根于地底下,几乎不见阳光,若是成为木材后终日对着阳光,违背了自然规律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何为“口不吞阳”,这句话从字面上看也着实是令人不解,哪位勇士能够口吞太阳?这不是无稽之谈嘛,说到“口”,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嘴巴,但这里的“口”指的确实“门口”,“吞阳”则是指充满了阳光,解释过来就是门里不要充满了阳光。

        玛德,又是一种伪科学,意为门的尺寸不能做得过于大,要不然屋子里整日都是阳光,也许会觉得,难道和“日不晒根”是一样的原理?都是为了不冲撞屋内的气运吗?

        非也,非也,这里不能冲撞的是家里的鬼神和祖先,其实这句话和古代的房屋构造相关。古代人认为“百善孝为先”,为祖宗建祠堂那可是关乎全族的大事,大部分家庭会选择将祠堂建在正对门口的堂前。

        至阳的阳光可能会冲撞了至阴的鬼魂,导致九泉之下的老祖宗们不得安生,又或者是不小心得罪了从家中路过的各路鬼神,导致家中被脏东西缠了身。

        难怪,观看那些高门大户,在大门旁全有侧门、小门、旁门满足日常进出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古人大多信奉神明鬼神,很多说法怀着一颗敬畏之心,特别是天降异象的时候,更是万分激动,亦或是万分惊恐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不发达的古代,大部分百姓都是坚定的唯心论者,他们认为生命的尽头有阎王,有地府,还有黑白无常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经过改进后,第二期的“商品房”得到了大卖,林照磨整天开具着房契凭书,还要给一大堆银子称重,累的够呛,不过虽然累点,心中却是喜悦,现在的照磨地位却是蹭蹭地往上涨,掌握着一府之财权。平时在衙门中,林大人,林大人地叫着,那种虚荣心获得了极大地满足。